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融入活字印刷元素
作者:深圳市百…  文章来源:http://www.bwprint.net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8/8/19 22:08:11  文章录入:lmidea  责任编辑:lmidea

“汉字”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,是中华文化最直观的符号之一,而“活字印刷术”在汉字,甚至是全人类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。在创意工作之初,创意团队就注意到了这一点,并在一次次的创意方案修改中始终保持这这一亮点。

    曾经创意团队试图用一种东西方交融的方式来表现“活字印刷术”这个元素——“活字模”组成巨大的活字字盘,变幻出一幅幅浮雕般的或不同颜色的画面,展示印刷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。同时,在大屏幕上打出从古人毕昇排版图到影响人类重要的书籍,直到现代报纸的版面,再到如今的电脑、互联网。在这个字阵的两端,分别出现了代表东方的马车和西方的汽车。表达了,古今中外的文明相遇,相互交流,相互融合。

    随后,一个更加有韵味的表现方式出现了——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,吟诵着《论语》名句,款款而来。画卷中央,展现一幅立体的古画“孔子周游列国图”。随后,一方巨大的端砚突然出现,悬挂在画卷的上方,由机械控制的端砚中由黑色长绸“扮演”的“浓墨”倾泻,在画卷上书写着汉字,末了,则由红色长绸“扮演”的“印泥”为这幅书法落款。

    开幕式团队随后却发现,“端砚”的表演使得竹简到“印刷术”的演进过程显得过于繁琐,端砚本身的机械操控性在技术上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。而且,既然采用了“活字模”的创意,表现汉字的方式就还是应该着落在“活字模”的身上。于是,端砚的创意也被放弃了,“活字模”的数量也被削减到896个。当“孔子周游列国图”神奇般变为“活字印刷版”后,所有“活字模”开始快速变换,渐次推出三个“和”字,既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,也表达了孔子的“和为贵”理念。在表现“长城”这一元素时,字模顶端突然桃花绽放,漫卷整个“长城”,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。这一改变使“汉字”和“印刷术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“活字模”也被赋予了生命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。

    896块字模由896个演员操控,他们要将字模道具无数次升降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,字模的道具也令编导和制作团队的成员伤透了脑筋。一个演员的身高也就一米七左右,而由演员操控的字模最高要升到4米左右,如果将字模设计成一个“死”的道具,演员将无法完成无数次升降动作。因此,制作人员采用了“剪刀叉”的设计,其中,这样的设计我们并不陌生,就是将字模道具的骨架设计成像见到一样可以张合的活动机关,这个机关被套在两层分离的“字模筒”中,演员在拉动机关时,外层“字模筒”便会上下滑动,而内层的“字模筒”则保证外层“字模筒”上升时,里面的骨架和演员不会“穿帮”。

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